2025年4月11日-13日,全国乳腺癌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乳腺癌前沿进展。会上,汇聚《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版)》[2]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3]的《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4]正式发布,为中国乳腺癌诊疗临床实践带来详尽的指导。会议首日,大会主席、CSCO候任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做客“肿瘤瞭望”,分享《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发布盛事,深析指南中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ADC)治疗对临床诊疗理论及实践影响的重要意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5年4月11日-13日,全国乳腺癌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乳腺癌前沿进展。会上,汇聚《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版)》[2]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3]的《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4]正式发布,为中国乳腺癌诊疗临床实践带来详尽的指导。会议首日,大会主席、CSCO候任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做客“肿瘤瞭望”,分享《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发布盛事,深析指南中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ADC)治疗对临床诊疗理论及实践影响的重要意义。
01
肿瘤瞭望:请您谈谈《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发布的初衷及意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CSCO BC指南》)在其中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江泽飞教授: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的颁布是值得庆幸的。早年间我们只有《NCCN指南》可用,后来我们逐渐有了《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CBCS指南》)、《CSCO BC指南》。指南丰富了,携带多有不便,因此我在一年前建议将三大指南汇聚成合订本,即《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非常荣幸该建议得到了邵志敏教授、吴炅教授、刘荫华教授的认可,使之得以在此次全国乳腺癌大会上颁布,并由刘荫华教授、吴炅教授和我分别对三大指南的要点予以解读。
《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的颁布意义非常,因为三大指南各自具有独特的路径与特点。比如在面对外科问题时,可以有侧重地阅读《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若对于手术、病理、影像等系统诊疗流程存在疑问,《CBCS指南》则会提供非常详尽且颇具可读性的指导;《CSCO BC指南》的独特性则在于其会在同一个页面上展示当前某类患者的最佳治疗意见。因此,我认为将这样一部三大指南的合订本放在自己的课桌上、书房里,时常翻阅,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对《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的颁布颇感欣慰,也希望能够尽快将其印刷出版,及时发放给临床医生,为临床实践和日常学习讨论提供参考。
《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正式发布
02
肿瘤瞭望:随着抗HER2治疗的发展,此次大会同期发布的《CSCO BC指南》、《靶向HER2乳腺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对中国抗HER2治疗发展意味着什么?您如何评价抗HER2 ADC对于上述指南共识更新的推动作用?
江泽飞教授:指南的更新都是基于科学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结果,离不开新产品在不同阶段的研究突破。如今,非常庆幸可以看到在曲妥珠单抗治疗后进展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德曲妥珠单抗(T-DXd)作为Ⅰ级推荐(证据级别1A),并且是排在第一位的推荐。同时,对于TKI治疗失败的患者,虽然T-DXd应用的国际数据不多,但中国专家在此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专家普遍认同并支持将T-DXd作为TKI治疗失败患者的Ⅰ级推荐(证据级别1A)[3]。我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临床上有了T-DXd,有了T-DXd良好的疗效数据,有了中国专家的宝贵经验,才使得T-DXd可以被广泛认可,加之T-DXd在HER2阳性、HER2低表达应用的两项适应症纳入了医保[5],可及性大大提升,使之快速地获得了指南的Ⅰ级推荐,进而解决更多临床问题。
03
肿瘤瞭望:展望未来,您认为抗HER2 ADC药物将如何推动乳腺癌从“可治”向“治愈”转变?
江泽飞教授:任何药物的发展都能推动某一个阶段的治疗进步,其在不同阶段探索的延续,最终将为使之从晚期姑息治疗走向早期根治性治疗,所以临床研究都是从二线走到一线、辅助、新辅助,不断产出新的研究结果。我相信,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众多药物的组合搭配、不断地向前线探索,我们将有更多的患者走向治愈。在此期间,每一个产品都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荫华.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更新解读.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2025.04.
[2]吴炅.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版)更新解读.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2025.04.
[3]江泽飞.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版)更新解读.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2025.04.
[4]葛睿.《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新书发布会.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2025.04.
[5]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保发〔2024〕33号.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的通知.2024年1月27日.网址(2025.04.1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1/content_6989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