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上,《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新书正式发布。此本指南集合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版)》、《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三大指南内容,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供了不同视角。发布会结束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指南发布环节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请他为我们深入介绍新书发布的价值、影响及各部指南的特点,并分享了由此带来的启示。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上,《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新书正式发布。此本指南集合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版)》、《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三大指南内容,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供了不同视角。发布会结束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指南发布环节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请他为我们深入介绍新书发布的价值、影响及各部指南的特点,并分享了由此带来的启示。
01
《肿瘤瞭望》:此次全国乳腺癌大会上,《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新书正式发布,请问该新书的推出对于中国乳腺癌诊疗生态具有怎样的价值及影响?
葛睿教授:非常荣幸能在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上担任《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新书发布会的主持人。我个人以及台下所有乳腺癌领域的同道们,都热切期盼这样一本整合的中国版指南出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我们提供更切实、实用的工作指引。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CSCO BC)、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分会乳腺外科学组(CSBrS)等学术团体,一直致力于推动乳腺癌诊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水平。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也早在2007年就制定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自那时起,行业指南作为国内乳腺癌领域同道(尤其是年轻基层医生)的学习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中。
近年来,无论是“小红书”还是“小蓝本”,都已成为我们临床医生工作中的得力工具。这些指南的更新,凝聚了中国专家的智慧,反映了中国创新药物的进展,也体现了在日益完善的医保政策支持下,治疗策略的不断优化和调整。
非常荣幸能承担此次新书发布主持任务,但更让我欣喜的是《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以整合发布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这将有助于我们不断学习、对照临床实践,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02
《肿瘤瞭望》:《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集合了中国乳腺癌领域的三大指南,请问三大指南在书中的定位是怎样的?各自具有怎样的特色?
葛睿教授:《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汇聚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分会乳腺外科学组这三个乳腺癌学术团体中专家对乳腺癌诊疗的理解、经验以及临床研究数据的总结。其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版)》和《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这三本指南各有特色,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针对三本指南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分析:以我为例,作为外科医生我会特别关注乳腺手术相关的内容和话题,对早期乳腺癌新辅助、辅助治疗的更新内容也有更多期待。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版)》中,会全面系统地介绍这部分内容。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与药物的上市,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模式日新月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在系统治疗方面以最快、最全面的更新方式为我们临床医生提供了临床策略指引。同时,该指南基于CSCO指南的一贯风格,集合了中国专家的观点并参考医保政策、药物可及性、循证医学证据,根据不同治疗方案,给出了不同级别的治疗推荐(推荐等级包括I级、II级、III级推荐;证据类别推荐包括:1A/1B/2A/2B/3)。因此,该指南在临床实操性上给予了特别强的指导,使我们临床医生(尤其是相对年轻的基层医生),可以很容易地根据指南为患者选择最佳方案。
近年来,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的带领下,发布了多项外科治疗领域的共识。在这些共识基础上形成的指南,在细节方面给了临床医生更多指导,比如手术方式、具体手术操作、注意事项等。
从一名临床医生的视角来看,我认为这三大指南各有优势,而《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推出,可以让我们对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推动患者的精准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荣誉主编和主编们的引领下,这本合订本指南的推出突破了学术组织间的界限,将三大学术团体的所有专家智慧和成果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融合不仅体现了中国乳腺癌诊疗的发展水平,更有助于我们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因此,《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并非简单的对三本指南进行合并,而是三大学术团体所有专家智慧的结晶,能够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模式。
03
《肿瘤瞭望》:三大指南的联合发布被业界视为“中国乳腺癌诊疗共识的里程碑”,这种整合模式对未来乳腺癌指南体系构建有何启示?
葛睿教授: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我们乳腺癌诊疗领域期盼已久的时代。在当前的治疗模式下,每位医生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会针对患者提出不同的诊疗意见并制定诊疗策略。然而,对于患者的最终治疗方案,我认为需要三方共同确认。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患者的治疗需求,考虑我们所在的单位、科室、诊疗中心所能提供的治疗方案,以及这样的方案是否为患者的最佳方案。
因此,此次大会上三大指南的更新要点的公布以及《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的发布,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福音。因为我们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指南全面、无遗漏地评估患者,确定其最佳治疗方案。我们医者的目标就是治愈每一位患者,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患者、患者家人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我认为,《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的发布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随着指南的进一步推广,乳腺癌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探索将不断前进。
葛睿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乳甲外科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肿瘤学专委会委员兼乳腺癌项目组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教专委会常委兼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乳腺癌诊疗技术推广组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乳腺健康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兼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上海市卫生发展基金会首届医苑新星计划专业班班长
CA中文版编委,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编委,Frontiers in Oncology、JNCC审稿专家,中华肿瘤杂志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