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9位乳腺癌大咖再次齐聚“恒聚e堂”,共同参加由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主持的“2020 ASCO乳腺癌研究进展”专场,邀 请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殷咏梅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金锋教授主持。本 期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马飞教授解读了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的III期研究PHOEBE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宋传贵教授 带我们一览2020年ASCO乳腺癌最新进展。会上齐聚各方观点,来自江苏省肿瘤医院 的张莉莉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余之刚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的杨谨教授 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林颖教授就会议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 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演讲部分

近些年新的抗HER2药物不断涌现,由于药品可及性的问题,患者的治疗需求仍然未得到满足,吡咯替尼作为中国原研的泛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Ⅰ/Ⅱ期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并凭借Ⅱ期研究有条件获批上市。PHOEBE研究是注册Ⅲ期研究,对Ⅱ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比较了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的人群更为严格,所有患者均经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类药物治疗,晚期阶段接受≤2线化疗。研究预设了期中分析,如果无进展事件数达到60%且P≤0.0066,可证实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期中分析发现研究组中位PFS为12.5个月,对照组仅6.8个月,P<0.0001,达到了研究主要终点。从基线数据来看,PHOEBE研究比EMILIA研究入组了更多的内脏转移及ECOG评分高的患者。间接比较对照组的数据发现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在PHOEBE与EMILIA研究中PFS(6.8m vs. 6.4m)是相似的,从而提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PFS获益可能优于T-DM1(12.5m vs. 9.6m)。另外,各亚组均从吡咯替尼的治疗中得到了获益,特别是内脏转移、ECOG 1分、HR-及后线患者获益更为显著。

研究发现无论曲妥珠单抗是否耐药,患者从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中均能获益(耐药组HR=0.60,非耐药组HR=0.33),这也提示曲妥珠单抗复发/进展后更换不同作用机制抗HER2药物的重要性,同类TKI中建议选择作用机制更优的药物。从OS上来说,PHOEBE与EMILIA研究对照组1年OS率也是相似的(77.4% vs. 78.4%),提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1年OS率可能优于T-DM1(91.3% vs. 85.2%)。

安全性方面吡咯替尼与拉帕替尼毒性谱具有一定差异,吡咯替尼主要为消化道毒性,拉帕替尼主要为肝脏毒性。腹泻是吡咯替尼最常见3级不良事件,没有4/5级AE。吡咯替尼导致的腹泻特点是发生早、严重程度低、持续时间短,一般可较快恢复,很少导致治疗中断。PHOEBE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确立了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在中国的二线标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