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贝达药业“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在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贝达药业“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博士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参加此次大会接受了荣誉证书。该项目的获奖专家有:孙燕院士、石远凯教授、黄岩教授、张力教授、胡蓓教授、刘晓晴教授、张玲教授、胡云雁教授、周建英教授、赵琼教授、张树才教授、秦叔逵教授、张沂平教授、王东教授。“2016凯美纳?(埃克替尼)中国经验分享会”3月6日于海南举行,回顾了过去5年埃克替尼取得的成绩,分享了最新的肺癌诊疗信息。在会议现场,《肿瘤瞭望》记者有幸采访了埃克替尼的研发团队,聆听他们的获奖感受。
《肿瘤瞭望》:“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荣获2015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作为研发团队的一员,您能否与我们分享您的感受?
.jpg)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黄岩教授:我对埃克替尼的获奖表示祝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颁发是对药物创新团队(药企、临床研发人员等)的鼓励。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近几年我国在新药研发事业厚积薄发,我也相信贝达为代表的药企今后会研发出更好的药物。在药物研发方面我们已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jpg)
北京协和医院 张力教授:在埃克替尼的研发过程中,我是第一位应用埃克替尼治疗患者的医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经验。埃克替尼是国内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研发的典范,为行业树立新标杆,其成功经验可使后续项目的开展少走弯路。
.jpg)
解放军307医院 刘晓晴教授:我参加了埃克替尼III期临床验证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院还是入组患者最多的研究中心。埃克替尼上市5年给患者带来很大获益,贝达还开展了诸多后续的研发工作,相信埃克替尼的新适应证上市和其他产品能给肿瘤患者治疗带来更多福音。
.jpg)
北京胸科医院 张树才教授:我全程参与埃克替尼的初期研发、临床验证和上市后的推广应用,埃克替尼的研究数据良好,其疗效获得医生和患者的认可,这是获奖的基础原因。目前我们国家推崇民族工业品牌的创新,埃克替尼是建国后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化学合成新药,也说明了国家对自主创新品牌的认可和推广力度。
.jpg)
浙江省肿瘤医院 张沂平教授:埃克替尼上市5年来,全国90000多患者已经得到埃克替尼的治疗,30000多患者获得慈善赠药。我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从疗效和安全性来说,埃克替尼都是非常好的产品。
.jpg)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王东教授:埃克替尼是建国来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化学合成药物,肿瘤科医生们在孙燕院士为首的肿瘤领域开拓者的带领下第一次走向这样的获奖讲台。中国医生用自己的药物治疗自己的肺癌患者,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意味着中国在肿瘤治疗特别是肺癌治疗方面已经赶上了国际水平,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