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百家>指南解读>正文

CSCO BC指南录丨王坤教授:早期乳腺癌诊疗要点更新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21 12:24:54  浏览量:19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全国乳腺癌大会于4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2025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迎来了重要更新,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对早期乳腺癌诊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肿瘤瞭望根据王坤教授的讲课内容,特别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诊疗要点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编者按:2025年全国乳腺癌大会于4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2025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迎来了重要更新,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对早期乳腺癌诊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肿瘤瞭望根据王坤教授的讲课内容,特别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诊疗要点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01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降阶,吡咯替尼治疗地位上升
 
TCHP是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随着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pCR率不断得到提高,多项研究正在探索更为精准的(升/降阶梯)治疗方案。
 
HELEN-006是河南省肿瘤医院刘真真教授团队开展的首个对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HP(nab-PHP)与多西他赛和卡铂联合HP(TCbHP)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689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343例)和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346例)。主要终点为:pCR率,次要终点包括:毒副反应、DFS、OS等。研究结果显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中有66.3%(220例)的患者获得pCR,而TCbHP组中有57.6%的(194例)患者获得pCR。pCR的OR为1.54(95%CI:1.10~2.14),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的pCR率显著高于TCbHP(分层p=0.011)。安全性方面,白蛋白紫杉醇组与TCHP组比较:3-4级血液学毒性类似,消化道症状明显降低,神经毒性明显增高(13%)。
 
 
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探索方面,中国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CSCO BC RWS 240提示,THP×6治疗患者的pCR率显著高于THP×4。总体人群中THP×6的pCR率为53%,THP×4的pCR率为35.3%(P=0.124)。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THP×6的pCR率要显著高于THP×4(63%vs 29.6%,P=0.029)。
 
NeoCARH研究(NCT03140553)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发起的,首次对比新辅助化疗6周期多西他赛、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TCH)与标准4周期EC(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4周期TH(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在可手术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中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结果提示,6TCH相较于4EC-4TH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有更高的pCR率。NeoCARH研究数据将在2025年ASCO大会上公布。
 
NeoPaTHer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适应性临床研究,研究纳入了经TCH(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两周期后无早期应答(即疗效评估为SD)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评估增加吡咯替尼到新辅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共计纳入129例患者,先接受2个周期的TCH新辅助治疗,其中62例达到PR/CR,剩余67例患者分别接受吡咯替尼+TCH和TCH的4个周期治疗。结果显示,相比TCH组,吡咯替尼+TCH组的pCR率更高(29.3%vs.15.4%)。
 
理由及更新要点:
 
1、基于HELEN-006临床研究及部分真实世界数据:THP×6方案证据级别由2A调整为1A
 
2、随着吡咯替尼的数据增加,THP×4的证据级别不断下降:II级推荐中,THP×4方案与TH+吡咯替尼方案顺序调整
 
3、基于TCHP、THP等方案证据级别的提高及专家共识度的调整:原抗HER2联合紫衫的其他方案和科学合理的临床研究从II级推荐调整为III级推荐
 
2025版《CSCO BC乳腺癌诊疗指南》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02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方案更加成熟,丰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相关研究结果的公布,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领域,免疫检查点抑制的地位不断上升。
 
KEYNOTE-522是一项随机、双盲、前瞻性、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高风险、早期TNBC患者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早期高危乳腺癌患者的pCR和IDFS,支持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是早期高危TNBC推荐的治疗方案。
 
CamRelief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发起的一项随机、双盲、III期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表柔比星)的疗效。研究共纳入441例早期或局部晚期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卡瑞利珠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并且手术后继续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或安慰剂治疗最多一年。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中位14.4个月的随访,相较于安慰剂组,在标准化疗方案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的患者,pCR率显著提高:56.8%vs 44.7%,差异为12.2%(95%CI:3.3%~21.2%);单侧P值=0.0038;pCR获益在亚组中普遍一致。该研究数据支持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早期或局部晚期TNBC的一种潜在的新型新辅助治疗选择。
 
NeoTENNIS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等人发起的一项前瞻性、单臂、II期临床研究,纳入了70例既往未接受过化疗或免疫治疗的IIA-IIIC期原发非转移性TNBC女性患者(临床分期:cT2-T4,cN0-N3,M0),给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特瑞普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新辅助治疗,以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患者的总体病理完全缓解为55.7%,证明了新辅助化疗加入特瑞普利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NeoPACT是一项开放标签的II期研究,纳入了既往未接受过全身化疗、免疫治疗或乳房手术的I~III期TNBC患者,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卡铂+多西他赛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卡铂+多西他赛新辅助治疗患者的pCR率达58%,3年EFS率达86%,耐受性良好,为不适合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治疗方案,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降期新策略。
 
cTRIO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Ⅱ期研究,纳入未经治疗、组织学确诊的Ⅱ-Ⅲ期TNBC患者。患者接受6个周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的新辅助治疗后,术后继续接受12个周期的替雷利珠单抗辅助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pCR率(ypT0/TisypN0)。62例可评估患者中,有35例达到pCR(ypT0/TisypN0),pCR率为56.5%(95%CI:43.3~69.0)。
 
理由及更新要点:
 
1、基于KEYNOTE-522及CamRelief临床研究:TP-AC联合PD-1抑制剂成为唯一的I级推荐
 
2、基于国内外开展的多个II期临床研究,包括NeoTENNIS,NeoPACT,cTRIO等:TP+PD-1抑制剂调整为II级推荐
 
3、基于现有的临床研究及专家共识推荐:III级推荐新增PD-1抑制剂联合紫杉类为基础的其他方案
 
2025版《CSCO BC乳腺癌诊疗指南》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
 
 
03
HR+乳腺癌辅助治疗:CDK4/6抑制剂使用越来越广泛
 
HR+乳腺癌是乳腺癌所有亚型患者中数量最多的亚型,HR+乳腺癌患者相较于其他亚型生存时间更长,同时HR+早期乳腺癌患者也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对于该亚型患者的辅助升/降阶梯治疗,多项研究也进行了探索。
 
monarchE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旨在比较2年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和单纯内分泌治疗在HR+/HER2-高复发风险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了5637例患者,入组标准:≥4枚阳性腋窝淋巴结或1-3枚阳性腋窝淋巴结且至少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组织学分级3级;肿瘤≥5cm;Ki-67≥20%。主要研究终点是iDFS。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内分泌治疗组,接受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患者5年iDFS绝对获益达到7.6%(76.0%vs.83.6%),iDFS事件风险降低了32%。
 
NATALEE是一项在HR+/HER2-早期高危乳腺癌患者中对比3年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与单纯内分泌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共纳入了5101例患者,包括N2+期、全部N1期患者和N0期伴有高危因素(组织学3级或2级伴Ki-67>20%或基因检测提示高危)的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iDFS。4年随访结果显示,3年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iDFS,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组相较于单纯内分泌治疗组4年iDFS的绝对获益率为4.9%(88.5%vs.83.6%;P<0.0001)。
 
理由及更新要点:
 
1、基于MonarchE和NATALEE等系列研究,对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层进行合理调整:重新区分患者的高、中、低风险
 
2、基于NATALEE临床研究及FDA已获批瑞波西利在辅助治疗的适应症:在高中风险分层中,II级推荐新增AI+瑞波西利治疗
 
3、基于CDK4/6抑制剂的证据,对高危患者应首选强化内分泌治疗:在高风险分层中,OFS+AI方案由原I级推荐调整为II级推荐,OFS+TAM+阿贝西利方案由II级推荐调整为I级推荐
 
2025版《CSCO BC乳腺癌诊疗指南》绝经后HR+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初始治疗:
 
 
王坤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CSCO理事,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2019年国之名医获得者
2021年NeoCART研究入选美国NCCN乳腺癌指南
2023年人民好医生-乳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